10月10日消息,近日一位注重高畫質類內容推廣的博主@影視颶風在全平臺發布了一條視頻,視頻內容揭露并抨擊了國內所有視頻平臺都在偷偷降畫質、壓低碼率以節約成本,而作為內容創作者的他號召大家一起來反抗平臺的不良行徑,將畫質還給內容創作者和消費者。
然而,這種對于視頻平臺的聲討和其中對于“資本家”行徑的直接揭露似乎“觸犯了眾怒”,這條全網迅速破千萬播放的視頻在不到一天的時間內遭到了全平臺的下架,甚至包括了外網視頻平臺YouTube。這里機鋒網給大家提煉簡述一下視頻的內容。
影視颶風的創始人潘天鴻Tim在近期整理素材的時候發現,自己倡導并踐行多年的畫質提升愿景并沒有實現,反而發生了嚴重的倒退。雖然創作者們在制作端不斷提升自己的視頻質量,但是視頻播放平臺們卻偷偷地降低了播放的畫質。對于這樣的現象,Tim在視頻中痛心疾首地直言道,“我覺得當前的所有視頻平臺,都突破它們的服務底線。”
在視頻中他提到,視頻平臺為了節省流量費用,偷偷使用不同的編碼給不同的用戶,而不同編碼之間的清晰度差異很大。據影視颶風對比自己上傳的內容發現,H264編碼(壓縮比最低)的視頻反而最清楚。
而對于更換編碼這一點,影視颶風還發現了一個奇葩的省流算法,即在視頻播放量不高的時候,平臺會上傳一個H264版本的較為清晰的視頻,而當視頻播放量上來之后,為了節約流量,這時平臺會將視頻動態轉換成高壓縮比、低清晰度的AV1版本,從而實現省流的效果。
為了進一步節省運營費用,各個平臺還在不約而同地大力壓縮碼率,而碼率是一個視頻保證足夠信息量的基礎。也就是說,碼率越低,視頻越不清晰。
據影視颶風調查,平臺普遍將4年前的1080P畫質下有6Mbps的碼率,壓縮到了如今的4K畫質下只有2-5Mbps,而所謂的“高碼率1080P”畫質只有1-1.5Mbps的碼率,也就是說,目前用戶充值的各種平臺的SVIP會員專享畫質,甚至不如四年前免費用戶的體驗。
這種畫質的衰減到了什么地步呢?Tim舉例說道,在H265編碼下,我們很多時候看到的視頻碼率只有0.6Mbps,而目前音樂平臺的無損音頻的碼率都高達1.2Mbps,也就是說,視頻的數據存儲量還沒有音頻文件大,那么對于畫質的損失可想而知。
而由于碼率損失的過于嚴重,視頻平臺為了不讓用戶和創作者發現問題,還偷偷地對內容創作者的內容進行了二次編輯,在創作者不知情的情況下對視頻進行了銳化處理。這種情況讓影視颶風既震驚又無奈。
視頻的最后,影視颶風直言道:“平臺本質上不是最應該保證創作者本身的意圖被傳達給用戶嗎?但是現在,這一點也不存在了。從2020年我們有6Mbps的1080P,甚至有20Mbps的4K,到了今天2024年,我們的視頻變成了720P,碼率變成了1Mbps甚至更低。我們甚至只能面對平臺隨意修改內容但卻沒有辦法規避。這不是我們針對任何一個平臺,而是所有平臺都在做這件事。他們讓大家覺得這件事是合理的,但我真的很想抗議一下,我很希望發動各位能一起抗議一下。”
這條視頻目前已經看不到了,不過仍然有一些用戶自發存儲并二次傳播了視頻的源文件,大家可以自行搜索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