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鋒報道,2024年7月,隨著娃哈哈集團創始人宗慶后離世,一場圍繞遺產分配與企業控制權的豪門爭斗悄然浮出水面。近日,三名自稱宗馥莉“同父異母弟妹”的原告在香港提起訴訟,要求分割宗慶后生前承諾的21億美元信托權益,同時娃哈哈近期關廠、代工等事件也被卷入輿論漩渦。
據原告律師披露,三名原告系宗慶后非婚生子女,主張作為法定繼承人享有平等繼承權或信托受益權。他們要求“拿回父親承諾的信托資金”,并指出宗馥莉作為獨女長期獨享家族資源,而自身權益被忽視。這場訴訟不僅顛覆了公眾對宗慶后“簡單家庭關系”的認知,更將娃哈哈的家族財富分配機制推向風口浪尖。
法律人士分析,若原告身份屬實,根據中國《民法典》繼承編,非婚生子女與婚生子女享有同等繼承權。但信托權益的歸屬需依據具體協議條款,若宗慶后生前未明確非婚生子女的受益權,訴訟結果可能偏向宗馥莉一方。然而,無論勝訴與否,這場糾紛已對娃哈哈品牌形象造成沖擊。
訴訟曝光之際,娃哈哈的經營動作同樣引發爭議。今年5月,網友發現娃哈哈純凈水由今麥郎代工,引發“品質是否下滑”的質疑。隨后,媒體披露娃哈哈年初以來關停18家分廠生產線,官方回應稱此舉為“優化產銷布局,增強終端響應能力”,但企查查數據顯示,被關停企業中,宗馥莉的“同父異母弟弟”宗繼昌曾任大理、雙城、南京等地娃哈哈子公司董事,“同父異母妹妹”宗婕莉則任沈陽娃哈哈榮泰食品董事。
更引人注目的是,曾與宗慶后“主外主內”完美配合的娃哈哈元老杜建英(被指為三名原告生母)逐漸淡出管理層。杜建英此前負責內部運營、技術引進與國際業務,與宗慶后的市場開拓形成互補。其退場是否與家族糾紛相關?娃哈哈未正面回應,但業內普遍認為,高層人事變動可能影響企業戰略穩定性。
作為中國飲料行業龍頭,娃哈哈2023年營收超500億元,旗下AD鈣奶、營養快線等產品承載幾代人記憶。然而,此次豪門爭斗暴露的家族治理問題,或許將導致企業錯失年輕化、高端化轉型窗口期。